0
多数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时,常常局限于一个更大的、更新的KPI。华为认为,如果战略规划仅仅是为了做出一个更大的KPI,却没有创新导向,那就是典型的战略惰性。
如果华为也以更大的KPI为战略目标,那鸿蒙系统就不可能“一夜转正”——在战略上懒惰,会丧失未雨绸缪的能力,市场变化时将难以为继,更不可能抢占先机。
华为早期的口号是“活着就行”,后来是“三分天下有其一”。2000年后,华为参与全球竞争,喊出了“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以真正在服务当地社会、促进当地人文方面做出了创新打开了海外市场。之后华为开始做手机产品,“人和人联、物和物联“成为了华为新的战略定位。
不难看出,华为的战略定位一直旗帜鲜明地以创新为导向,建立战略目标,为团队创新指明了方向。
|01
想要创新有力量
还得这套“组合拳”
有了战略定位之后,还得打好创新的“组合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运营创新。
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不断扩大市场领域规模;通过业务模式创新,使用更灵活的商业模式,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和新的市场;通过运营创新,改善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成本。
1、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革新市场现状
华为的逆变器在三两年内从0做到了超过60%市场份额,靠的就是加法式创新——把云和智能理念加到原来的变电站中,把粗笨的大初步逆变器变成了分布式。如此一来产品成本更低、管理更容易,快速实现了市场的巨大成功。
2、市场创新:创造市场需求
早期华为生产出交换机后一直希望卖到客户的核心机房中,但是该市场当时不对华为开放,后来华为发现校园用户对电话机有需求,因此专门在校园客户机房摆了一套功能一样的设备。
校园卡解决方案就是华为在通话服务上挖掘了新的细分客户需求,客户使用后发现华为交换机很稳定,功能也很丰富,因此获得了客户大机房内的机会。
而开拓非洲市场时,华为也很难与主流运营商搭上线,华为发现国家对非洲运营商有优惠贷款,于是立即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客户,把华为产品与资金捆绑,实现了非洲市场的成功。
前者是把客户细分、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后者是在客户市场调研基础上,发掘新客户、新市场,这都是华为的市场创新经典案例。
3、业务模式创新:服务也是一种产品
许多企业都是重产品、轻服务,华为过去也是只卖终端、服务器、存储。通过阿里云、腾讯云,华为发现要把卖产品的思路转化为卖服务——客户不再需要安装大型设备,可以直接使用华为的云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型。
这同样适用于传统行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许多企业所在的行业,客户越来越不具备维护这个产品的技术能力,那么企业就需要以服务的方式与产品结合。
4、运营创新:风中有三朵雨做的云
运营商业务华为已经做到了天花板,没有太多增长空间,那么创新就放在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上。华为提出的方案是“三朵云”,通过数据+平台、人+工具+流程的共享方式实现了生产力提升。
解决方案云帮助客户做解决方案;体验云是通过IDT方式让客户随时体验实验室实践;知识云是任何地方的专家都可以为华为的客户和员工进行培训。将线下工作转移到了云上,大大降低了跨地域线下沟通成本,提升了项目效率。
|02
华为有效创新
背后还有四条管理机制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企业都渴望创新,但苦于无法实现有效创新。
1、绩效创造创新组织氛围
如果员工都不愿意多做业务、创新地做业务,那么如何有效创新?这样的问题华为也出现过。
1996年华为“集体大辞职”事件,是由于整个团队惯性化难以逆转的形势下,华为直接重新塑造组织,先破后立。
2000年“研发下一线”事件,是由于研发人员固步于实验室,脱离了客户需求。华为把研发人员派到了一线,让有惰性但有能力的研发人员到一线体验疾苦、面对需求。
在华为,创新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鼓励创新并非即便做错了或做得不好也要给好的绩效,而是以结果定论,做好了才可以走上提级别的快车道。
2、组织机制要盘活
如果组织内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组织关注、长效跟踪和管理机制,力量就会分散。
华为在创新中有很多例行化的运作,例如EBU(早期商业机会)高峰会议,每年1-2次与业界巨头公司管理专家、技术领域客户的未来趋势会议,另外还有产业生态论坛、创新管理委员会和战略专题运作等。
企业创新需要有效的例行化运作机制来运营管理,以及常设性的会议和组织来管理创新。
3、奖金唤起创新热情
如果创新结果评价由领导决定,没有数据支撑,那么创新环境必然不好。华为战略评价中对激励机制的管理,把很多战略目标、山头目标都将创新纳入其中,将市场创新或解决方案创新列为项目考核指标。
在华为的激励机制中,创新性和战略性项目是内部业务团队会议中的常设议题,并经常进行曝光。仅华为中国区,每年就设有数千万战略奖金,对战略上的贡献者发放。针对创新成功的员工,华为还设有特殊提拔机制,给予超出常规的提拔。
4、创新须以结果转化为目的
企业各个部门对于创新结果没有统一认识,是很可怕的。华为对于创新结果的转化有着正规的运作过程。
例如管理创新,从上到下推行,并搭配一些试点推行;技术创新先发布内部技术白皮书,供各部门了解,还有相应的战略宣贯会把要求提明白。
此外,华为经常在战略和创新上对是否将创新结果转化,作为独立考核项目:一个员工其他做得再好,如果战略创新上没有功效,考核也不可能太好。
在国内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的创新还都停留在口号阶段——不是不重视,而是找不到门路。
我们以往对华为的认知往往在“狼文化”上,肉喂得饱所以员工战斗力强,创新能力也强。从华为创新运作解剖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想要贯彻创新的氛围,需要的不仅仅是舍得花钱,更重要的是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上的互为表里。
当你对一件事无从下手的时候,不妨到标杆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你会发现,答案其实就在其中。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
美国企业家游学研学/美国企业游学/美国财富传承游学/美国金融机构参访,刘润老师带领30多位中国企业家和企二代,开启了为期8天的“进化的力量·问道全球·美国东部站”商务游学研学之旅。
详情与近30位中国企业家一起走进CES 2025会场,领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创新趋势,并实地探访了斯坦福大学、Microsoft微软、Google谷歌、Apple苹果、NVIDIA英伟达、Plug and Play等硅谷高校和企业,与科技行业精英深入探讨创新趋势,为自身企业创新方向和难题探明了方向。
详情为期8天的“全球家办研学·硅谷站第1期”美国企业游学研学行程,与中国同行一起走进全球创新高地硅谷,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一波创新浪潮中,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详情美国企业家游学研学/美国硅谷企业游学/美国科技企业参访/品牌出海北美研学,欢迎联系
详情崔牛会携手领途LeadPath圆满完成了为期8天的企业家美国SaaS行业游学之旅,借势SaaStr Annual 2024全球盛会,与中国企业家一起,穿越AI新纪元,深度链接美国优秀企业及当地投融资创业同行,直面全球化出海挑战。
详情美国企业家游学研学/美国企业游学/美国品牌出海游学/墨西哥企业参访,刘润老师从商业咨询顾问视角,为我们深度挖掘了硅谷人工智能的创新趋势和墨西哥市场中国企业的荣光,探索和打造中国企业增长新引擎。
详情美国企业游学/美国商务考察/美国硅谷AI研学/美国硅谷企业参访,再度踏上美国的科技心脏地带,与中国企业家一起,亲眼见证了AI在市场营销、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对商业生态的重塑。
详情美国企业家游学研学/美国企业游学/美国科技企业参访/美国科技创新研学,这不仅是一次对人工智能趋势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探寻,更是一次深度对话企业与高校的宝贵机会。
详情美国企业游学/美国商务考察/美国硅谷AI研学/美国硅谷企业参访,我们又一次深入硅谷和西雅图,与企业高管、知名学者进行深度对话,探索科技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详情正和岛美国AI游学/美国AI企业游学/美国AGI研学/美国Costco企业参访,与人工智能企业高管和高校教授闭门对话,看见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建立了深厚的商业连接,收获了商业认知重塑和科技创新方法论……
详情正和岛美国游学/美国AI游学/美国AGI游学/AGI硅谷企业参访,去硅谷,看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不同行业,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高校共话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发展,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未来。
详情郝老师
(郝老师)